癫痫发作别再塞东西!这 3 个牙齿保护替代方法,关键时刻能救命

阅读45 时间2025-10-28

“快!找个东西塞他嘴里,别让他咬到舌头和牙齿!”

相信很多人在看到癫痫患者突然发作、牙关紧闭时,都会下意识地冒出这样的想法,甚至会急着找筷子、勺子、毛巾等塞进患者口中。但你知道吗?这种 “好心” 的做法,不仅不能保护牙齿,反而可能给患者带来致命危险!

今天就来和大家好好聊聊,癫痫发作时牙齿保护的那些事儿,尤其是要纠正 “塞东西” 这个常见误区,教你 3 个科学又安全的替代方法。

先搞清楚:为什么不能塞东西?

在癫痫强直发作期,患者的咀嚼肌会剧烈收缩,牙关会死死咬住,此时强行塞任何东西到口腔里,都可能造成一系列严重伤害:

  • 损伤牙齿和牙龈

    :硬物(如筷子、勺子)会直接撞击牙齿,导致牙齿松动、断裂,甚至牙根脱落;即使是软物(如毛巾、衣物),也可能在强力咬合下挤压牙龈,造成牙龈撕裂出血。
  • 引发窒息风险

    :塞进的物品可能脱落,堵塞气道,而发作时患者无法自主咳嗽或吞咽,极容易导致窒息死亡,这比咬到牙齿的后果严重百倍。
  • 损伤口腔黏膜

    :尖锐的物品边缘或粗糙的布料,会刮伤口腔内侧黏膜,形成溃疡,增加感染风险。

所以,“塞东西保护牙齿” 是完全错误的做法,一定要彻底摒弃!那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?别急,下面这 3 个替代方法,既能保护患者牙齿,又能保障其安全。

这 3 个替代方法,科学保护牙齿 + 安全

癫痫发作时,保护牙齿的核心原则是:避免牙齿受到额外外力撞击,同时防止患者咬伤自己。围绕这个原则,这 3 个方法可以放心用:

方法 1:让患者侧卧,减少牙齿受力

当发现患者开始发作时,第一时间不要强行按压或搬动他,而是在确保周围环境安全(无尖锐物品、无高处)的前提下,缓慢将患者翻至侧卧位,让其头部向一侧倾斜,下颌微微向前伸出。

这样做的好处是:一方面,侧卧位能让口腔内的分泌物(如唾液、呕吐物)自然流出,避免堵塞气道;另一方面,下颌前伸可以减少牙齿之间的过度咬合压力,降低牙齿被 “咬碎” 或牙龈受损的概率,同时也能防止舌头后坠被咬伤。
注意:翻身时动作要轻柔,不要强行掰动患者的肢体,以免造成骨折或肌肉拉伤。

方法 2:用手轻柔托住下颌,缓解咬合力度

如果患者发作时牙关已经紧闭,不要试图撬开嘴巴,而是可以将双手轻轻放在患者的下颌两侧,用轻柔的力量托住下颌,稍微向上抬起。

这个动作能起到两个作用:一是通过外力缓解咀嚼肌的收缩力度,减轻牙齿之间的咬合压力,避免牙齿因过度用力而受损;二是能保持下颌的稳定,防止患者在抽搐过程中下颌左右晃动,导致牙齿撞击到其他部位(如嘴唇、脸颊内侧)。
注意:手部力量一定要轻,绝不能用力按压或拉扯下颌,否则可能导致下颌关节脱位。

方法 3:发作后及时检查,做好口腔护理

癫痫发作通常持续数秒至数分钟,当患者发作停止、意识逐渐恢复后,要及时帮患者检查口腔情况:

查看牙齿是否有松动、断裂,牙龈是否有出血、撕裂;
若口腔内有血迹或分泌物,用温水浸湿的棉签轻轻擦拭干净,避免细菌感染;
若发现牙齿明显松动或断裂,不要让患者用受伤的牙齿咀嚼食物,及时带其去口腔科就诊;
恢复期间,让患者多喝温水,避免吃辛辣、坚硬、过冷过热的食物,减少对牙齿和牙龈的刺激。

最后提醒:这些 “禁忌操作” 千万别做

除了 “塞东西”,癫痫发作时还有这些操作会伤害患者,一定要避开:

  1. 强行按压肢体

    :发作时患者肢体抽搐是肌肉强直收缩的表现,强行按压会导致肌肉拉伤、关节脱位甚至骨折;
  1. 强行撬开嘴巴

    :用手或工具撬嘴,会直接损伤牙齿、牙龈和口腔黏膜,还可能导致牙齿脱落被误吞;
  1. 给患者喂水、喂药

    :发作时患者意识丧失,吞咽功能紊乱,喂水喂药会导致呛咳、误吸,引发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;
  1. 大声呼喊或摇晃患者

    :癫痫发作是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,呼喊和摇晃无法终止发作,反而可能让患者在恢复后更加恐慌。

癫痫发作虽然突然,但只要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,就能最大限度保护患者的安全和牙齿健康。记住:科学的保护比 “好心的误区” 更重要,转发这篇文章,让更多人知道这些关键知识,关键时刻能帮到身边的人!

如果身边有癫痫患者,建议提前了解其发作规律和应急预案,定期陪其做口腔检查,做好日常牙齿护理(如早晚刷牙、使用牙线、定期洗牙),让牙齿在 “平时” 就保持健康状态,才能在 “特殊时刻” 更好地抵御风险~



上一篇:中年癫痫患者的工作与治疗平衡

上一篇:没有了!

推荐医生

李雪琴主任

● 主任医师
● 多次参与国际癫痫病学术交流会议

杨水云主任

● 中医世家
● 从医五十余年